CCER既然多方利好,為何在2017年中途叫停?
國家發(fā)改委2017年發(fā)布公告,表示“暫緩申請受理”CCER,是因為存在“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量小、個別項目不夠規(guī)范等問題”。
CCER的本質是鼓勵多發(fā)展可再生能源電力、少用化石能源發(fā)電,助力推動全社會整體減排。但從2012年運行以來,CCER
價格偏低,并不能反映真實
碳減排成本。根據(jù)路孚特相關數(shù)據(jù)表明,截止至2021年,8個
試點城市中,
北京碳均價最高,高達60元在以上;深圳碳均價最低,最低至10元左右;大部分
試點城市碳均價維持在30元左右。
根據(jù)路孚特碳研究數(shù)據(jù),從2012年CCER交易開啟,至2017年暫停新項目受理,國家發(fā)改委共簽發(fā)了約8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CCER,但是五年來僅消化掉約3200萬噸。
從2012年開始,雖然中國在8個地方開啟了試點碳交易市場,但實際對于碳排放交易使用比例等方面有所限制:深圳、廣東、湖北、天津、福建的抵消比例可以達到10%,重慶為8%,北京、上海分別只有5%、3%。另外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抵消比例不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%,這就造成了區(qū)域碳市場成交均價差異較大、彼此不相連通的區(qū)域碳市場,導致了
碳價格功能失效,
碳價長期低迷,存量較大。
本*文@內-容-來-自;中_國_碳^排-放*交-易^網 t an pa i fa ng . c om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